一、雕舟寻剑:动与静的相对关系
从前,楚国有一个人过河时,把剑掉进了水里。 他在剑落在船边的地方刻下了记号。 成语比喻刚愎自用,固执己见,不知因势而变。
从物理学的角度,很容易知道这个人选错了参照物。 因为船是相对于剑运动的,所以船和剑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。 如果要确定剑的位置,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作为参照物,如岸边的石头、树木、花草等。
2.毫不费力: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自然景观
成语原指江水汹涌,直冲而下,后指文笔流畅,气势奔放。
在物理学中,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。 相对高度越高,水向低处落下所转化的动能越多,速度也越大。 因此,“江水汹涌,奔流而下”的景象也凸显了河流的速度。
3、神力浮瓜:浮沉自有定数
三国魏草皮《朝歌令武志书》:“清泉浮香瓜,寒水沉朱里。” 指夏季将瓜类、李子放入冷水中浸泡后食用。
为什么不说“沉瓜浮李”呢? 因为这种说法违反了物理的客观规律。 众所周知,冬瓜、南瓜等瓜类的内部都是空心的。 正因为如此,它们的重力比同体积的水轻。但是李子、桃子等水果有核仁,核仁的密度比水大,所以放入水中时,F浮动。
4、促汤止沸:从根部止沸
仰糖直泡是指反复从锅中舀起沸水,再倒回去,试图让水不沸腾。 比喻解决问题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从物理角度讲:将沸水舀起倒回去,可以增加空气与水接触的表面积,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。 蒸发需要吸收热量,所以水温降低,可以暂时缓解水的沸腾。 因为水也从外界吸收了大量的热量,所以这种方法不能从源头上防止水沸腾。
5、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:持续低温可产生厚厚的冰雪
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凝。 比喻事物源远流长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从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,水在0℃以下会结冰。 水在结冰(即结冰)时会放出热量。结冰三尺必须长期处于低温环境才能抵抗结冰
6. 一叶障碍
《辞书》是这样解释的: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。 比喻目光短浅,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。
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:光是沿直线传播的。 树叶是不透明的物体,光线在树叶上反射,无法射入人眼,因此人眼看不到远处的物体。
7. 镜中花水中月
《辞书》是这样解释的:镜中花,水中月。 ①比喻遥不可及的虚幻景象。 ②亦隐喻诗歌中空灵的意境。
从物理学的角度看:镜中花、水中月都体现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。 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,所以镜中所见的花,水中所见的月,都是虚像。
【物理相关成语】相关文章:
与猪有关的赞美词和成语08-08
成语分析造句05-21
关于战争的成语07-19
马的历史故事和成语08-06
带有unrepair的成语与解析05-11
与马有关的成语及其解析03-22
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07-21
2017关于鸡的成语07-21
高考英语作文中最常用的60个汉语成语译法02-20
多余多余的出处和成语故事10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