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田生玉

蓝田生玉,读音为“lán tián shēng yù”,出自《晋书·司马昭传》:“王肃少好文史,博涉群书,口辩无遗。太常博士郭彧奏言:‘臣闻蓝田采玉。’肃和卧起对曰:‘夫蓝田者,华山之东有之,民间传闻其采得上质之玉,此言非也。若玉,白虎山、玉山所出耳。’”蓝田是一个地名,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,意为“蓝色的田野”,以前是三秦地区有名的美景,因为在这里采得过很好的玉石,所以就有了“蓝田采玉”的说法。而“蓝田生玉”这个成语,则把“蓝田采玉”中的“生玉”与“采”分离开来,形成了新的含义,意为“凭空得到了极为珍贵的东西”,比喻得到某种意外之财,或者形容某人所拥有的东西如此之珍贵和美好,仿佛是天生的一样。

这个成语的造句可以是:“这位富家子弟家里世代相传的蓝田生玉的佩饰,价值连城,让人望而生畏。”这里的“蓝田生玉”的意思是形容某种物品非常珍贵、美丽,而并非真的是以蓝田采得美玉来指代的。

这个成语与“蓝田旧事”、“蓝田衷曲”和“蓝田错枉”等成语类似,都以蓝田这个地方的故事为背景。其中,“蓝田旧事”描述的是蓝田地区的古代传说,说是蓝田曾经住着一个叫昆仑的长寿老人,他的家里供着一尊铁莲花,铁莲花里面可以放人,但是无论谁进去都出不来,最后唯有一只老鼠成功了。这个故事可以看成一种谶语,象征着吉祥如意、万事如意之类的寓意。而“蓝田衷曲”则是形容人们深情浓厚、不舍离别的心态。最后,“蓝田错枉”这个成语则指管理失误、处理不当、决策错误等,由于从火器发明以来,蓝田失误的历史故事被覆盖,这个成语在现在一般不再被使用。而“蓝田生玉”则因为蕴含着运气奇佳、意外之喜的含义而受到人们的喜爱,并且经常被用于文艺创作。

从这些成语中可以看出,蓝田这个地方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相当丰富,成为了不少文学、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。而戏曲《蓼草记》和唱本《蓝田生玉》则是以蓝田生玉这个故事为背景,而蓝田采玉作为非常珍贵的物品也经常在小说、电视剧、电影等艺术品中出现。总之,蓝田生玉这个成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程度较高,很多时候用来形容某人意外之财。